
根據穆女士在天津冷凍行業的12年經驗來說:凍蝦一件代發對冷鏈時效、品控和操作規范要求極高,團隊配置需覆蓋從收貨入庫到物流配送的全鏈條,同時兼顧效率與合規性。以下是我們天津云倉公司在經過實戰驗證的團隊配置方案,適用于日均 300-1000 單的冷庫代發業務。
一、核心操作崗:把控凍蝦品控與發貨效率
(1)冷庫管理員(1-2 人)
核心職責:
負責凍蝦入庫驗收,核對產地、批次、保質期(凍蝦通常零下 18℃存儲,保質期 12-18 個月),拒絕接收解凍、變質或包裝破損的貨物;
監控冷庫溫度(24 小時保持 - 18℃±2℃),每日記錄 3 次溫濕度數據,處理制冷設備異常;
規劃存儲區域,按 “先進先出” 原則碼放,不同規格(如 40/50、60/70 型號)分區存放,貨位貼清晰標簽。
任職要求:
有 2 年以上冷鏈倉儲經驗,熟悉冷庫安全操作規范(如防凍傷、設備應急處理);
會使用倉儲管理系統(WMS),能精準錄入庫存數據。
(2)分揀打包專員(3-5 人,按單量彈性配置)
核心職責:
根據訂單信息從冷庫揀貨,核對凍蝦規格、重量(如客戶訂 “500g / 袋的 40/50 凍蝦”,需用電子秤復稱);
按客戶要求打包:普通訂單用保溫箱 + 冰板(確保運輸中保持 - 5℃以下),禮盒訂單加定制包裝;
貼快遞面單時核對收貨信息,尤其注意 “生鮮 / 冷凍” 標識是否清晰。
操作規范:
揀貨時穿防寒服,單次在冷庫停留不超過 30 分鐘(避免凍傷);
解凍后的凍蝦嚴禁二次冷凍,發現解凍跡象立即隔離并上報。
二、物流與客服崗:保障配送時效與客戶體驗
(1)冷鏈物流對接員(1 人)
核心職責:
對接順豐、京東等冷鏈快遞,預約每日取件時間(建議上午 10 點前、下午 3 點前各一次,避免夜間運輸溫度波動);
跟蹤物流信息,對 “超時未簽收”“溫度異常” 訂單進行預警,協調快遞優先派送;
核算物流成本,與快遞協商凍蝦專線折扣(日均 500 單以上可談 8 折優惠)。
關鍵能力:
熟悉不同快遞的冷鏈覆蓋范圍(如順豐冷鏈可到縣級,京東冷鏈在北方更有優勢);
能快速判斷 “運輸損耗責任”(如包裝完好但解凍,屬快遞冷鏈失效;包裝破損則屬操作問題)。
(2)客服專員(1-2 人)
核心職責:
對接客戶訂單咨詢,確認凍蝦規格、發貨時間(如 “是否需要 48 小時內送達”);
處理售后問題:凍蝦變質 / 解凍的理賠(需客戶提供開箱視頻)、錯發漏發的補發安排;
定期向客戶反饋庫存預警(如某規格凍蝦低于 50 件時提醒補貨)。
溝通技巧:
提前告知客戶 “凍蝦運輸允許輕微冰晶融化,不影響品質”,降低無理投訴;
售后響應時效不超過 2 小時,理賠決議 48 小時內給出。
三、品控與支持崗:降低損耗與合規風險
(1)品控專員(1 人,可由冷庫管理員兼任)
核心職責:
每日隨機抽檢凍蝦品質(外觀是否發黑、解凍后是否有異味),每周提交質檢報告;
監督打包環節:檢查保溫箱密封性、冰板數量是否符合 “48 小時冷鏈” 標準(如發往南方需多放 1 塊冰板);
記錄損耗率(行業合理范圍≤3%),分析異常損耗原因(如包裝破損、冷鏈中斷)。
(2)行政兼財務(1 人)
核心職責:
管理客戶合同,明確代發費用(倉儲費 0.5 元 / 件 / 天、打包費 2 元 / 單、物流費實報實銷);
統計每日訂單數據,核算團隊績效(如分揀專員按 “無錯單量” 提成);
采購耗材(保溫箱、冰板、膠帶等),確保庫存充足且成本可控(如批量定制印有客戶 LOGO 的保溫箱,單價可降 15%)。
四、團隊協作與彈性配置原則
人員配比:按 “1 個管理員 + 3 個分揀員 + 1 個物流對接員” 為基礎單元,單量每增加 200 單,增配 1 名分揀員;
排班制度:冷庫操作崗實行 “兩班倒”(早 8 點 - 晚 8 點),確保訂單當天處理完畢,避免凍蝦在常溫區停留過久;
應急儲備:與本地冷鏈臨時工團隊合作,大促期間(如春節前)可臨時增人,按 150 元 / 天結算。
五、關鍵考核指標(KPI)
發貨時效:當日 16 點前訂單,24 小時內發出率≥95%;
錯發漏發率:≤0.5%(每 1000 單不超過 5 單);
運輸損耗率:≤3%(含輕微解凍但不影響品質的情況);
客戶投訴率:≤1%,且售后解決滿意度≥90%。
按此配置,一個日均 500 單的凍蝦代發團隊,月運營成本約 3-4 萬元(含人力、耗材、冷庫能耗),但能通過高效品控和時效保障,使客戶復購率提升 20% 以上。若業務涉及出口(如發往東南亞),可增配 1 名熟悉跨境冷鏈報關的專員,確保符合目的地檢疫標準。